三月八日,我们部分行政干部、高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行二十四人在程校长的带领下,风雨兼程,赴平江县三中听课学习。短短的一天半和一晚上时间,通过听报告、听课、座谈、交流等活动,亲眼看,亲耳听,大家一致感到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真可谓满载而归。
平江县三中是一新普通的县级乡村中学,近几年来,他们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如今他们高考的二本上线率位于全县乃至岳阳市普通中学的先列,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所普通学校旧貌变新颜呢?下面我就该校校本教研方面的情况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一、改善教研环境,营造教研氛围。
进入平江县三中的校园,我们都被其浓厚的校园文化,漂亮的新科教综合楼吸引住了,大家在惊讶价廉物美的多功能综合楼时,我却对综合大楼旁的教研楼更感兴趣。听何校长介绍,这是一栋旧实验楼改造而成的,简单经过装修,焕然一新。接入校园网,按教研组安排每位教师固定的座位,在每周固定的时间,每位老师都能在教研楼上班、备课、研修,进行教研活动。再加上楼梯间,走廊上布置的显眼的标语:“问题即教学,教学即教研”, “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讲学习比能力、讲奉献比爱心,讲责任比业绩”等,这样就营造了很好的教研氛围,大家置身其中,必然受其感染,也就为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二、加强过程管理,注重教研实效
平江三中构建了教学教研管理立体网络,坚持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和评价,并将其检查情况及考核评价结果通过《情况通报》向全校反馈,据主管校长邓校长介绍,就是要将教研组每个人听课、评课、上课等情况“晒出来”,让大家互相都清楚自己做了什么,还存在多少差距,这样你就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了。他们的管理就是这样务实,难怪我和张校长在高二年级座谈时,他们的年级组长就自豪地对我们说,平江三中教研的最大亮点就是评课,人人参与公开课,特别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带头上公开课,如高中语文教研组每学期的第一堂公开课必然是教研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教研组每周例会,通过组内听课、中心发言,问题研讨等活动,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教研促进教学,教学效率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三、倡导团队精神,提高教育质量
众所周知,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我们一行分科进课堂,了解他们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特点。由于时间紧,我听了高三的一堂数学课,然后和他们高三数学备课组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和座谈。平江三中推出“分层、异步、导学、展示”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注重小组合作,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和总结,目前已经成为老师的教学习惯,学期计划、周计划、学生学习计划已成为教学常规。这些教学策略的贯彻,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数学教研组长熊老师介绍,他们集体备课,就是重团队精神,群策群力,找准基础点,对高频考点重点抓,做到复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好基础题,得到基本分,高高兴兴上二本”, 多么实在的教学目标啊!事实上他们的课堂就是这么抓的。同时,他又介绍:他们每期都重复做着四件事:一是专题研讨,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评课、议课,每人肯定一个优点,找出一个不足,提出一个建议;三是教学反思,反思教学中优点、困惑,分享成功案例,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四是集体备课,一起确定每周教学计划和具体学案,做到资源共享。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来提高教学质量的。
平江三中的教学教研是务实的,短短的一天多,我们只能了解个大概,但这足也值得我们学习、反思。平江三中很多方面与我们具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学生的基础较差,但通过严格的管理,师生同心协力,真抓实干,硬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也坚信,榜样就在我们身旁,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在以程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四中的明天也同样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