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岳阳市第四中学 > 校本课程 > 活动课程

开展五环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岳阳市第四中学 发布时间:2013-09-27 00:00【字体:

开展五环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岳阳市四中    刘胜

课改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交到学生自己手里,释放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自己走进知识的宫殿,挖掘知识的宝藏。这就是课改的核心与关键。

下面,针对自己参与课改的经历,对我这一年来的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进行初步的总结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创建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保证教学目标要高效。“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就向我们提出每堂课要有具体而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不仅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其次是教学策略要高效。在课堂中,教学上环节很多,我们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同时,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要高效。在这里,我主要采取了自学指导的方法,即对学生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让学生完整的、独立的、安静的自学完规定的内容,不随便打断学生的自学,不做干扰学生自学的任何事情,减少教学的随意性。

三是教学手段要高效。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有效每节课不一定相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有的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有的课在黑板上板书更实在,所以教学中要选好教学手段,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要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在达标练习时要求学生独立、限时完成,不讨论、不抄袭和偷看别人的作业,书写要规范,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我在课堂上做到了及时批改学生做的练习题,在下课前把学生的练习题全部批改完,做到“堂堂清”。通过当堂批改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哪些学生已经会了,哪些学生还没有会。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在课间或自习时间给学生及时反馈,做到“日日清”,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建高效课堂的探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特拟定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试图通过“小步走”,演好教师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实施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1、引进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数学课上,我把全班52名学生分成了13个小组,每组的4个同学分别是14号,1号同学是组内的队长,队长负责组内的学习的管理,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上课时,主要是以个小团队的集体表现来给小组加分。比如课堂中分组解决实际问题,如果4人都对了加4分,如果错一人就减一分,以此类推。这样的做法,更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竞争意识强了,精力集中了,学习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在具体的课堂中,我一般安排4号同学为薄弱生,当然,这也是相对和流动的,在课堂上如果让4号同学回答对了就加4分,所以小组学习时,组内成员的责任意识强了,每个人都不只是在为自己学习,而是在为团队的荣誉而学习。在数学课上,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我让小组同学按学号顺序进行讲解、发表意见,这样队长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他同学也会在讨论、讲解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果无需组内学习,只需同桌学习就能解决问题的话,我让1号和4号、2号和3号共同学习,这样有利于“兵教兵”。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时,我让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般是1号同学),达到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有利于强兵变精兵。

现在我数学课上的各组同学都非常重视小组的加减分,他们每节课、每一天都在为团队的荣誉而学习。

2、设计“五环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释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反思、我提炼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五轮教学法”,其教学环节分别是:

(一)课题导入、出示目标

方式:创设情境,巧设悬念,问题启示,类比导入。

目的:引出课题,明确任务,引领自学,凸显重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小黑板,口述,学案

开始上课时我总会言简意赅,用几句话准确揭示教学目标,同时我会选择一些生活的例子,或者幽默化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七年级一节三角形性质的数学课上,我首先拿出七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棒,让一位同学尽可能的拼出不同的三角形,然后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木棒能拼出三角形,而有的三根却不能呢?同学一听,兴趣来了,马上思考,这时我马上展示出教学目标,让同学们明白这节课上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思考方向,这样就达到了形象的课题导入的效果。

(二)问题提出、自学探索

方式:自学为主,学案指引,教师个别指导

目的:指导自学,体现内容,寻求思路,获取新知

在学生自学时,我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另一方面又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给学困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同时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三)分析理解、抽象概括

方式:实例分析、学生归纳,合作交流,学法指导

目的:归纳要点,消除疑点、总结规律

这一步,我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力求做到 “三讲三不讲”原则。所谓“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通过同伴互助能学会的也不讲。

在这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采取小组选代表发言的方法,在同学们自己的语言归纳中探索出本节课的重点目标和重要知识点。

(四)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方式:问答式、研讨式、解决实际问题

目的: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体验思想,检查过关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我会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同学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我通过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特别要注意后进生的讲评点拨,单独辅导,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五)总结规律、提炼升华

方式:学生归纳,多媒体展示,利用学案

目的:整体回顾,知识归类,提出要求

在课堂小结中,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理顺自己一这节课的所得经验和知识,同时我也再一次加以强化。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讲究“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三、坚持改革试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日复一日和五环课堂教学法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的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甚至于以前那些课堂上的“懒虫”现在也能有所行动了,班上曾经有一位同学,以前所有的课上总是喜欢睡觉,从不动手,是所谓的问题学生,老师、家长丝毫没有一点办法。但面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他却改变了,因为以前的课堂老师讲得太多,太快,他无法跟上班上的速度,从而越学越没动力,就索性不学了。自从引进了自学指导,当堂训练,练习分层,他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得到很大的提高,慢慢的从只能做“基础题”发展到能主动挑战“提升练习题”,也一扫自卑的形象,在课堂上敢于讨论,敢于争论,记得在一次几何课上,他居然能一下站到班级前列,回答出“拓展延伸”的难题,让人大跌眼镜,也获得了全班的一片掌声。我想,他能走出以前的误区,进入到主动学习的乐趣中,正是得益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一节成功的高效课堂中,并不是硬性的规定教师只能讲几分钟,学生要讲几分钟,而是关键点在于,每一位学生是否能真正在课堂中通过自身的能力掌握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想,其实各学科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构建高效课堂,解放学生学习能力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一名站在新课改前线的青年教师,我写下自己一点浅薄的认识,抛砖引玉,不当之处也恳请各位领导、同事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