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成长
岳阳市第四中学 许丽霞
2010年上学期开学初,学校确定我班为课改实验班。作为班主任,我不仅是课改的参与者,更是实施课改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现将半年多来在课改中一些具体的做法与感受汇报如下。
一 课改的初衷
我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2人。尽管我和各位任课教师在课堂管理和课余辅导上做过不少努力,但课堂发呆走神、课后抄袭作业、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比比皆是。就在我们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永威中学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到许市中学参观学习。这三个学校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集自学、展示、练习于一节课,学生真正做到了脑动、眼动、口动、手动,既独立思考,又合作交流;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应试水平。这对我们触动很大。
反思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先教,学生后学,老师将各知识点细细讲解,知识探究、归纳、总结,例题分析,基础练习,提高训练等,除了极个别同学会上台演示外,其余时间都是老师在灌输,尽可能地增大课堂容量。每天都有的课堂作业往往安排到课余,稍有点不会的学生就直接拿了别人的一抄,老师明明知道不是他自己独立做的,批评一次,下次好点,可这作业还得交,不久又抄起来了。学生把作业当任务,不去独立思考,老师难以从作业中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真正情况,也会把批改作业当任务。另外大部分学生如果不在课堂上看书,课余压根儿就没认真看过课本。两相对比,我们认识到课改势在必行.
二 课改的做法
3月24日课改班正式启动后,我班学生座位由一个面向变为多个面向,全班分为六个组块,学生对桌而坐,教室四面悬挂黑板,露出窗户,墙壁上张贴醒目的口号:我自信、我参与、我快乐。
面对着突然的改变,我把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摆在了首位。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成果,视频中的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因学习而发,都为学习而发,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感情投入。还没看完,我班学生就为这种另类的课堂模式而振奋,跃跃欲试。为营造班级文化,形成无形的教育力量,我发动每个学生书写观后感,挑选质量高的像名人名言一样悬挂,如“数不尽的是泥土,学不完的是知识”“勤思求新知,乐学出新意”“理想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等等。看到平时不起眼的学生,这时也能写上一两句工整的话,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也增强了我进行课改的信心。
在课改的具体组织与实施上,我注重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调动学生的情绪,我要求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班长带领全班同学大喊三遍“我自信、我参与、我快乐”,要求一遍比一遍声音大,旨在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抛却以前的羞涩与顾虑,强化“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意识。学生在一次次的呐喊中,声音渐渐响亮,情绪渐渐高涨,甚至老师也被这种乐观自信所感染,一走进教室,课前已营造好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指导学生的自学。课堂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先学部分的五至六分钟就成为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自学时要心思高度集中,紧张看书,独立思考。为这一环节是否有小组合作或老师辅导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不要合作与辅导,学生渴望自主由此一瞥。那自学有困难的同学怎么办?学生建议添置班级阅览藏书,保证至少人各一本,班会课上展示课余阅读效果,或者花几分钟来个现场比赛,比谁看得认真,读得仔细,对学困生则挑选有趣的、通俗易懂的书籍。自学时有不少同学早早就搬一本参考书,这种做法可取吗?不可取,又一次被否定,因为参考书是无声的老师,而自学是在没有老师的干预下进行的。自学完全靠自己,这个不容改变。这里遇到的疑惑,出现的不解是后教部分的依据,只有暴露的问题越多,收获才会越大。学习是一个不断遇到困难又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观,老师也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先学能够做好,后教就顺利多了。
三是引进小组竞争机制,小组团队间进行星级评比。我把小组内每天的“课堂积分”、“纪律、卫生表现积分”、“突出贡献积分”、各科小考小组平均分汇入小组日积分,每天对六个小组进行排队,后一名进行值日惩罚、连续两天排名落后要做集体反思;把每天的日积分汇总入周积分,评选出星级小组,登光荣榜,每个组员都发放奖品。评星的计划已公布,方案可得仔细制订,班会上讨论制订新的课堂表现加分细则:⑴完成学案一次加2分,⑵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一次加2分,⑶上黑板展示一次加2分,⑷讲解、分析问题一次加2分,⑸辩解、补充、纠正问题一次加2分,⑹自己提出问题一次加2分,⑺每节课的冠军组每人加2分,⑻每天的冠军组每人加4分等。规则是定了,但是否能具体落实,并非那么简单。为了公平竞争,我按照学习程度和日常表现均衡分组,力争六个小组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本组成员面有难地接受个别拖后腿的同学时,多少对其是一种促进。为了加强督查,每组选出一名巡查员和一名记录员,巡查员的任务是巡查所负责小组的物品摆放、地面卫生、课间纪律等,有扣分的权利;巡查员的巡查对象并非是对手,1组巡查3组,2组巡查4组,3组巡查5组,4组巡查6组,5组巡查1组,1组巡查2组。因为所巡查的对象不是竞争对手,这样会避免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发生,以保证其公平性。每组记录员负责登记、统计得分。没有一个人愿意本小组的分被白白扣掉,表面上是一二个人在管,其实是所有人都在管别人,也都在管自己。李观娇同学以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懒散,成绩处于及格边缘,课改后,她焕然一新,“做梦我都在想着给小组加分”,她一改原来害怕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上台板演、讲解,表述清楚,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肖刚一直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如今同学纷纷向我反映:肖刚在认真看书、肖刚在问题目,肖刚的作业自己做的。确实,见到老师,肖刚脸上有了微笑,不再是过去的那种自责与漠然。每个孩子都会为小组的荣誉而战,这种由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到班级管理上的自治,使得班级管理简单多了,班主任工作既轻松又愉快。
四是抓学生的思想建设。课改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自治地位,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可以给他们应有的空间,但不能给他们所有的空间。就为这应有的空间的划定,师生一起制定了课改班班规八荣八耻,如以积极进取为荣,以消极懈怠为耻;以独立思考为荣,以抄袭作业为耻;以美化环境为荣,以乱丢乱扔为耻;以坚持不懈为荣,以一曝十寒为耻;以踊跃发言为荣,以插科打诨为耻等等。八荣八耻成为全班同学的行为准则,若有违反,在当天的家校联系本上令其反思,一方面使其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实现自我的超越,另一方面便于家长掌握孩子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五是及时收集信息反馈。一篇周记——《课改带给了我……》中,同学们说得最多的是带来了自信、勇气、趣味、自主、希望,看书和思考的时间明显多了,为了给小组争分还能提前预习,遇到疑惑会翻翻书,同学讨论交流的时候增多,同学关系更亲近、融洽。也有不同的声音:学生没有老师讲得透彻,学生讲总缺少了点什么,不适应的还要回到老路上来,部分差生不学习还捣乱,兵教兵差生被动应付不求甚解。最近的一篇《我来谈课改》中,学生的感触更多。毛紫丹:课改让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很多,大家抢着发言,以前沉闷、闭塞的课堂变成了充满欢歌笑语、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谢正宇:课改带给我自信,让我学会了合作,让我的疑问及时解决,使我们上课注意力更集中,帮我们及时地梳理知识,课堂的权利交给了我们,使我们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赖亚鹏:课改之前,我比较喜欢讲小话,也从不举手发言,课改后,我不仅控制了讲小话,而且开始举手,结果这一举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李观娇:课改带给了我们难以表达的乐趣,赠与了我们无法形容的书香环境,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竟然可以讲题,记得讲第一道题时,我特别紧张,结结巴巴,这时同桌鼓励我:没关系,别紧张,相信自己。我终于战胜了恐惧,有了第一次的经历,随之而来的第二次、第三次,我都只有轻微的紧张感,站上讲台就放松自如了。盛金钊:课改,它有着神奇的魔法,让我获得了一些我从没想到的进步,例如我的勇敢、大胆、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等。
三 课改的反思
我为师生搭建了实施课改的平台,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学生学得自主而高效,老师教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师生关系和谐无碍。6月份的全市生、地会考中学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平时的小考,学生明显表现出对知识的自主运用和调备能力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足也日渐凸显:学生对面而坐,目视不同方向,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小组比赛,学生过分追求加分,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真正掌握。作为课改实验班的班主任,我希望能为学校课改的推进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世上本无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会走出路,或许课改要取得好的成效它更需要群体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