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岳阳市四中教师曾瑛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从教21年,一直担任两个班英语教学并兼班主任的曾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忙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快乐,创造价值,收获幸福的人。
幸福源于细致关爱
每接手一个班,她都向学生公开承诺,做到了五个“在”:早读课在、上课在、自习课在、午休在、放学在。她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工作重心,尽全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难题。她经常请高年级的同学到班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初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上困难,她倾囊相助;思想上迷茫,她耐心引导;有心理包袱,她悉心劝解。对留守儿童,她投入得更多,和他们的家长建立热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学习状况,配合老师加强孩子教育。班上有位班干部游同学,热心班务,但成绩一般,还有些自卑。有天他找到曾老师,要辞职。曾老师在吃惊之余与她促膝长谈,了解到孩子背后的故事。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四处打工苦苦支撑,经常很晚回家,操持家务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学习上不去,更加深了她的自卑。曾老师与家长联系,要保障孩子的学习时间。同时鼓励她克服困难,并且与其他科任老师沟通,课堂重点关注,并且经常辅导她学习。后来,她越来越自信,中考超过市一中分数线近20分。
幸福源于充分尊重
曾老师常说:“当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尊重,并取得进步的时候,就是教师最快乐的时刻。”“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也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在工作中她努力做到像一个大朋友,倾听学生意见,理解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有一年她教的班有50多个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两级分化特别严重。她在把握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共性的同时,摸清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余时间她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从不用武断生硬、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即使再落后的学生,她都努力找到闪光点。班上小鹏同学,小学升学考试双科交白卷,平时上课总是睡大觉,从不完成作业。但她发现每次班级倒垃圾都有他的身影,便抓住他“爱劳动”的优点,利用班会课进行表扬,并给他“劳动之星”荣誉。从此,小鹏同学上课改变很多,并第一次上交了作业。现在经常与她联系,很多当年的“问题学生”。曾老师说:“每当师生聚会,心中就有一种叫“幸福”的情感在涌动,当初的付出得再多,都是值得的。”
幸福源于共同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曾老师先后赴洋思、杜郎口等地学习,采取“少讲多练,加强互动”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重点落实在课堂45分钟。带学生唱英文歌,看经典英语电影,阅读简单的英文故事集,举办英语朗诵比赛,单词竞赛,英语课成为学生的展示的舞台。同时对学生英语作文面批面改,每天积累一个好词好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同学们说:上曾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中考她所带班级英语的平均分在100分以上。经她辅导,有李震、陈露同学参加市直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获得第二名,简舒婷,王家璇两位同学,凭借扎实的英语基础,高考成绩优异,直接考入一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她本人深受家长信任,学校好评,曾获市直金鹗杯英语教学竞赛中一等奖,岳阳市“优秀班主任”。连续多年年度考核评优,两次荣立三等功。
有人说:“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相信在光明照耀下,在工作中享受快乐的曾老师,也会将一直幸福下去。
该文发表于《岳阳日报》3月22日